第三届OpenHW开源硬件与嵌入式大赛总决赛

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,美国赛灵思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的“FPGA助力中国智造,拥抱嵌入式计算新时代 — 第三届OpenHW开源硬件与嵌入式大赛”总决赛于在北京工业大学隆重举行。来自中国大陆、台湾和新加坡的26支进入决赛的精英团队会聚中国北京,各展其能,现场进行演示及答辩,为在场的专家和评委们奉上了一场创新与创意的盛宴。

获奖感言

一等奖:中国科学院-胡海青、姜磊 指导老师:谭建龙
参加这次的竞赛,完成这个项目,很好地拓展了自己的知识,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。对我来说最宝贵的,是锻炼和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我之前本身就是学图像的,又对FPGA感兴趣,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过程,解决了一些实际的问题,让我很有成就感。选择FPGA平台看中它的并行性,处理速度快,在完成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任务方面,能有很高的效率。在后续深入的开发中,还将增加新的特性和功能,达到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。-胡海青 [详细]

一等奖:浙江大学-姚元、卢忠勇、孙龙 指导老师:陈文智、施青松
此次竞赛激发和鼓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,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以致用。FPGA平台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来说,是一个很方便、很优秀的平台。在FPGA平台上,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,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CPU的组成,是对课堂知识和随堂实验的很好补充,这在FPGA平台出现之前是很难实现的。同时,通过在FPGA平台上运行自己设计的CPU,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,把理论课程的枯燥转化为自己动手的乐趣。-指导老师施青松 [详细]

一等奖:山东大学-姚嘉毅、苗成林、邓广兴、李振宇 指导老师:马丕明
选择这个课题,原因是比较贴近在学校中车辆进出的实际情况,车牌识别系统恰好有很好的实用价值。相较于其它平台,FPGA平台因其并行性等特点,能实现很快的处理速度,再加上更好的灵活性,可以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车牌识别系统的开发,比纯软件的方式更加方便和高效。项目是我们通过课余时间完成的,对平常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。这个项目是以研究为初衷的,要将其进一步完善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-邓广兴 [详细]

  • 专家访谈
  • 获奖团队访谈
  • 推动基于Xilinx技术的创新
  • 促进开放源码硬件社区的发展
  • 促进FPGA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
  • 促进中文社区IP及SOC设计的发展
    第二届冠军队带队老师 北京大学 李挥

    “我们报名参加上届的开源大赛已经是在大赛开幕式过去半年的时间,当时的参赛选题——《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组播通信系统》也是基于我们一直在进行的项目,这种理论技术在目前来看也是比较先进的,不过在实现过程中因为采用的FPGA的逻辑单元有些不够,速度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,是有些遗憾的地方”。至于说上届的整体参赛水平,李挥老师举出一些例子“上届的作品看过一些,尤其是清华孟老师带队的项目,我个人就非常感兴趣,另外,还有获得创新奖的台湾私立中原大学的项目就很有意思,会后我还曾经联系索要过这个项目的文档”。


    第一届获奖冠军 田耘

    当时大赛还没有做出“每队必须有指导老师”的规定,田耘以个人的名义提交了报名表,历时一年的参赛时间,田耘坦诚“的确也感觉过枯燥乏味”,但是当与非网记者问及他“四年的时间过去了,你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参赛经历呢”,田耘回答“这段经历对于当时学生身份的我来讲,还是相当重要的,一方面,这的确是段非常值得回忆的经历;另一方面,也是最重要的,在历时一年的过程中,由于能够沉淀下来用心专研一件事,这其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可观的,所以我建议现在电子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多多参加设计大赛”。